地址:牡丹江市紅旗醫院後身,
圓通講寺西側(公交18路終點西行300米)
手機:13351038828
電話:0453-6582493
郵箱:247856470@qq.com
網址:www.yitegy.com
賬號:郵政602750035200002197
收款人:賈桂波
在平菇種植過程中常出現1~2潮菇後就沒了出菇後勁,並有不同程度的發黃、幹枯或變軟、腐爛等現象,重者第一茬菇就染病,而且有區域性發病的特點。大多情況是近年來在平菇生產中普遍暴發的細菌性病害——平菇鏽斑病(又稱褐斑病)。香蕉视频播放器生產線
一、症狀
病原菌在菇蓋上可形成近圓形、菱形或條紋狀的紅褐至黑褐稍凹陷病斑,表麵有一層菌膿,而且隻侵染子實體而不為害菌絲體。當菇蓋上有水滴滯留時易誘發此病,尤以棚頂水珠滴落在菇蓋上時為重。
幼菇染病後,鏽斑會隨子實體的長大而增大,有時引起子實體幹皺,停止生長;成菇染病後,多在菌蓋與菌柄相連處出現褐色、鏽色病斑,發病在淺層,一般不深入菌肉,並漸向外擴散,直至成大麵積病斑,嚴重者周圍菇蕾也幹黃萎縮,但一般不引起子實體變形或腐爛。菇農往往誤認為濕度不夠,並加大噴水量,導致病原菌的進一步蔓延。子實體染病後,因病菌破壞菇蓋表皮組織細胞而失去商品價值。
二、誘發條件
①栽培原料不新鮮或培養基攜帶病原菌。因秋冬季平菇菌袋製作多在7~9月的高溫期,如使用菌種帶菌、培養料發酵達不到要求或接種操作不嚴格等而導致。菌袋發菌期要避免高溫;熟料栽培不易發病;發酵時栽培料中加入菇管家可有效殺滅預防雜菌汙染。
②菇棚連續幾年栽培平菇,循環侵染。提倡換茬輪作,出完一季菇後要對菇棚徹底清理,最好與作物輪作或暴曬,菌袋入棚前要對棚全麵消毒,用全力威雜菌清噴灑消毒大棚。
③使用易形成冷凝水的普通棚膜易發生此病,宜用無滴膜。
④通風換氣不良易誘發此病,且易擴散、要把住病菇、菌蛆等害蟲、水源、器具等媒介造成的交叉感染切斷,把病菇及時清理出菇棚。
⑤低溫高濕易導致病害迅速暴發。管理用水不潔淨,秋冬季噴水不當,菇蓋長期有積水,易發病。在用水管理上宜采用“幹幹濕濕”的方法,不宜用“小水勤噴”的方法。
⑥菌種老化、菌種攜帶病原菌、菌種退化、抗病性弱、多年使用同一品種是發病的重要原因,要從正規研究所引進菌種。
⑦褐黑色品種抗病性能差,白色品種、灰白至灰色品種抗病性能強;高溫或廣溫型品種比中低溫型品種的抗病性能強。
三、發病後處理
一旦發生該病,應立即摘除病菇,清理料麵,停止噴水,加大通風。